兩年內電網建設實現覆蓋國內聯網電網建設:實現國內聯網-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的預測,到2015年全會負荷將達到9.9億千瓦,“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8.5%,負荷增速快于用電增速,電網峰谷差將持續加大。其中,東部仍為國內的負荷中心,到2015年京津冀魯、華中東四省和華東地區用電量占國內用電量比重將達到55.32%。
負荷的加大就提出了穩定運行和更高的系統調峰要求。記者從規劃的專題報告中看到,針對用電負荷的提高,十二五期間將通過加快智能電網、跨省跨區電網的建設和提高抽水蓄能裝機規模等進行系統調節。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前稱,“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一特”即發展特高壓,“四大”是說通過發展特高壓實現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集約化開發和電力高效送出。
“尤其是要發展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風光儲輸技術、智能電網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大容量儲能技術、新能源并網控制技術、分布式能源及微網技術等。”舒印彪表示。
不僅如此,介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出力的隨機性和間歇性,為保證電力調峰的正常運行,十二五期間還將通過加大風火聯合輸送的打捆比例和建立風光儲輸中心提高風電和光電的消納能力。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認為,“考慮火電調峰深度不超過50%,輸電曲線低谷時段按90%控制,風電基地外送風電火電打捆比例在1:2比較合適。”
據規劃報告預計,到2015年國內一半以上風電需要通過跨省跨區電網從三北等偏遠地區輸送出來,跨省跨區電網建設成為“十二五”的規劃重點之一。
據記者了解,“十二五”期間將完成國內電力聯網。到2012年,隨著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聯網工程的建設完工,南方、華中、華東、西北、東北、華北等六大電網將覆蓋內地所有省市。